1. GB/T 7216-2023标准简介
GB/T 7216-2023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,并代替了GB/T 7216-2009。标准规定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灰铸铁显微组织的评定方法,并对石墨分布形态、石墨长度、珠光体数量、碳化物数量、磷共晶数量、共晶团数量的评定方法做出了规定。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普通和低合金灰铸铁的显微组织。
2. 检验项目
2.1 石墨分布形状
在抛光态下,检验石墨分布形状,首先观察整个受检面,按大多数视场石墨分布形状对照相应的评级图评定,放大倍数为100倍。根据石墨的分布形状可分为A型(片状石墨呈无方向性均匀分布)、B型(片状及细小卷曲的片状石墨聚集成菊花状分布)、C型(初生的粗大直片状石墨)、D型(细小卷曲的片状石墨在枝晶间呈无方向性分布)、E型(片状石墨在枝晶二次分枝间呈方向分布)、F型(初生的星状或蜘蛛状石墨)六种类型。
表1 石墨长度的分级
级别
|
在100X下观察石墨长度/mm
|
实际石墨长度/mm
|
1
|
≥100
|
≥1
|
2
|
>50~100
|
>0.5~1
|
3
|
>25~50
|
>0.25~0.5
|
4
|
>12~25
|
>0.12~0.25
|
5
|
>6~12
|
>0.06~0.12
|
6
|
>3~6
|
>0.03~0.06
|
7
|
>1.5~3
|
>0.015~0.03
|
8
|
≤1.5
|
≤0.015
|
2.3 珠光体数量
抛光态试样经2%~5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检验珠光体数量百分比(珠光体+铁素体=100%),在放大倍数100倍下对照标准图谱进行评级,珠光体数量分八级,规定见表2。
表2 珠光体数量
级别
|
名称
|
珠光体数量/%
|
1
|
珠98
|
≥98
|
2
|
珠95
|
<98~95
|
3
|
珠90
|
<95~85
|
4
|
珠80
|
<85~75
|
5
|
珠70
|
<75~65
|
6
|
珠60
|
<65~55
|
7
|
珠50
|
<55~45
|
8
|
珠40
|
<45
|
2.4 珠光体数量
抛光态试样经2%~5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检验碳化物数量百分比,按大多数视场对标准评级图评定,放大倍数为100倍。碳化物数量分六级,规定见表3。
表3.碳化物数量
级别
|
名称
|
碳化物数量/%
|
1
|
碳1
|
≈1
|
2
|
碳3
|
≈3
|
3
|
碳5
|
≈5
|
4
|
碳10
|
≈10
|
5
|
碳15
|
≈15
|
6
|
碳20
|
≈20
|
2.5 磷共晶数量
抛光态试样经2%~5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检验碳化物数量百分比,按大多数视场对标准评级图评定,放大倍数为100倍。磷共晶数量分六级,规定见表3。
表4 磷共晶数量
级别
|
名称
|
碳化物数量/%
|
1
|
磷1
|
≈1
|
2
|
磷2
|
≈2
|
3
|
磷4
|
≈4
|
4
|
磷6
|
≈6
|
5
|
磷8
|
≈8
|
6
|
磷10
|
≈10
|
2.6 共晶团数量
抛光态试样用氯化铜1g,氯化镁1g,盐酸2mL,酒精100mL的溶液或硫酸铜4g,盐酸2mL,水20mL的溶液浸蚀共晶团数量,根据选择的放大倍数对照标准评级图评定。放大倍数为10倍或50倍。
表5 共晶团数量
级别
|
共晶团数量/个
|
单位面积中实际共晶团数量/(个/cm²)
|
直径Φ70mm图片放大10倍
|
直径Φ87.5mm图片放大50倍
|
1
|
>400
|
>25
|
>1040
|
2
|
≈400
|
≈25
|
≈1040
|
3
|
≈300
|
≈19
|
≈780
|
4
|
≈200
|
≈13
|
≈520
|
5
|
≈150
|
≈9
|
390
|
6
|
≈100
|
≈6
|
≈260
|
7
|
≈50
|
≈3
|
≈130
|
8
|
<50
|
<3
|
<130
|
3. 结果表示
3.1 石墨形状以石墨类型的字母符号表示,如在同一试样中有不同形状的石墨,则应观察估计每种形状石墨的百分数,并在报告中依次注明。
3.2 石墨长度以级别或长度值表示。
3.3 珠光体数量、碳化物数量以及磷共晶数量用相应的级别名称或百分数来表示;如果碳化物和磷共晶总含量不超过5%时,二者可以合并评定。
3.4 共晶团数量以级别表示。